全能神教會

全能神教會
全能神教會是因主耶穌的再來——末後基督全能神在中國的作工而產生的。基督就是真理、道路、生命,只要看了神的話語就看見神已顯現。

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

影評 |《何處是我家》——人生不再來,為上帝而活

身邊很多朋友都說《何處是我家》這部電影讓他們很受感動,是哭著看完的,推薦我一定要看一看。於是,我去找來看了,結果弄濕了好些面紙。這是一部關於親情與家庭,探討人生的基督教劇情片,對人的啟發很大。

影評/《何處是我家》——人生不再來,為上帝而活

身邊很多朋友都說《何處是我家》這部電影讓他們很受感動,是哭著看完的,推薦我一定要看一看。於是,我去找來看了,結果弄濕了好些面紙。這是一部關於親情與家庭,探討人生的基督教劇情片,對人的啟發很大。
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

主人公文雅2歲時父母離異,她跟著爸爸和繼母生活,但繼母容不下她,經常與爸爸爭吵。文雅又被送到媽媽和繼父那兒,但媽媽忙於生意無暇照顧她。於是文雅又在親戚間被送來送去,儼然成了沒有父母的孩子。自小缺乏家庭溫暖的文雅心裡一直渴望有個溫暖的家。成年後的文雅跟爸爸相依為命,可不幸卻接踵而至,媽媽中風、爸爸罹患肝癌,文雅陷入生活的困境,無奈求助親友,而曾經巴結他們家的親友此時卻紛紛遠離…… 影片似乎講述的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悲歡離合,平常的就像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,但就是這樣真實、貼近生活的劇情,讓每個觀眾都跟著劇中人物一起品人生五味湯,各種滋味內中嘗。

漂泊的心靈無處停靠

影片以小文雅的夢境開場,導演有意營造了一家四口戶外野餐的溫馨畫面,藍天、白雲、草地、大樹、爸爸媽媽和孩子,明亮和諧的色彩讓人感到幸福、自由、充滿生機。短暫的幸福背後卻是無盡的痛苦。夢境中小文雅哭喊著找爸爸、媽媽和姐姐。但很快,繼母與爸爸的爭吵聲將觀眾拉回了現實,只見被驚醒的小文雅害怕地捂著耳朵偷偷哭泣。夢境與現實的強烈對比,觸動著每個人的心靈,不禁為文雅的不幸感到同情。導演獨具匠心地從孩子的視角,細膩地刻畫了主人公心靈的脆弱、痛苦、無助,對比其內心深處對家庭溫暖的強烈渴望,起到了強化電影主題的作用。
有幾處小文雅的特寫鏡頭讓我印象深刻。大伯家,小文雅在飯桌上扒著飯,眼睛卻一直瞅著大伯幸福的一家,楚楚可憐的樣子讓人心疼不已;夜深人靜時,小文雅躲在被窩裡偷偷落淚;超市裡,小文雅抱著媽媽,哀求「什麼都不要,只想跟媽媽永遠在一起」;小文雅哭著不願與媽媽分開;到了約定的日子,又早早地坐在門口等媽媽來接;除夕夜,馬路邊,小文雅拉著小皮箱扭頭看煙火的鏡頭,伴著輕緩哀傷的主題曲,稚嫩的眼神中透出了對家庭溫暖的無限渴望。小演員純樸自然的本色出演,讓小文雅乖巧、可人的形象深入人心,讓人心疼不已,好想保護她,不願這顆幼小的心靈再受到傷害。就如分別時爸爸充滿憐愛地抱著小文雅,安慰她說:「文雅當然不是野孩子,文雅是爸爸的乖女兒。」父愛溢於言表,但內中的不捨與無奈更讓人揪心。

文雅的畫

文雅從小就愛畫畫,她把對家的渴望都寄托在畫紙上,並在影片的開頭和結束處多次出現。從畫作內容的變化上,反應了主人公內心的變化歷程。小文雅一開始畫的是一家四口開心生活在一起,後來,爸爸和文雅在一張紙上,媽媽和姐姐在另一張紙上,暗示主人公曾經有一個美好的家,但父母離異後,原本幸福的一個家變成了兩個家。尤其是除夕夜,姐姐帶文雅回到老房子,文雅一聲不吭地在畫紙上畫著,試圖把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畫紙上。那種超乎年齡的專注神情讓人感覺文雅仿佛一下長大了許多。
一個回轉鏡頭,文雅已是一名高三學生,正在畫室裡作畫,臉上的表情依然是那麼專注。畫裡是一片偌大的樹林,一名少女靠著一棵樹在看書。這幅畫看上去很恬淡,卻寓意了主人公孤單、不安定的心情。雖然長大後的文雅活潑開朗,和爸爸過上了安定的生活,但自小顛沛流離的生活給文雅內心帶來的傷害,使她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孤獨感。隨著劇情的發展,文雅內心的孤獨逐漸暴露出來。媽媽中風住院,家產被寡情的繼父霸占,沉重的打擊讓媽媽失去了生活的勇氣。文雅努力表現得堅強,和姐姐悉心照料媽媽。誰料屋漏卻逢連夜雨,高考在即,爸爸卻罹患肝癌末期緊急住院。一次次突如其來的變故,來自生活的壓力、學業的壓力,讓文雅內心充滿了害怕失去的恐懼,此時的文雅無依無靠,在醫院走廊無助地失聲痛哭。一波三折的劇情讓人揪心、壓抑,只有心中默默祈禱上帝能救救這個可憐的孩子,帶領她走下去。
導演通過一個個真實的生活片段,不斷累積文雅內心的痛苦,成功地刻畫出文雅渴望家、努力維護家,但眼見即將失去卻又無能為力的復雜心理。因著有部分相似的經歷,演員這次是本色出演,在角色拿捏上很到位,成功塑造了單純、善良、堅強、樂觀的人物形象,讓人印象深刻。

心靈停靠的家

正當文雅一家遭遇這些不幸時,媽媽的朋友過來探望,向文雅母女見證了神的末世作工。這真是人的盡頭、神的起頭啊!
當文雅問出「人活著為什麼那麼痛苦?」這話時,我有點小驚訝,如此沉重的話竟然出自眼前這位花季少女的口,她還這麼年輕,就開始覺得生活的痛苦啦?!好些與她同齡的人可能還在父母那兒撒嬌呢!不過,有了前面劇情的鋪設,此時的文雅問出這話也在情理之中。導演有意安排這樣的台詞,也是借著文雅的口將當下許多人內心的困惑提出來,引起更多人的反思。
借著見證人讀神的話,交通神的心意,文雅母女明白了世界黑暗邪惡、人活得痛苦的根源就是因為人被撒但敗壞了,失去了神的看顧保守,人才活得那麼痛苦。想想也是,人是神造的,本來神是人的依靠,可當人遠離神跟隨撒但時,人就變得無依無靠,只能孤獨地面對撒但,弱小的人怎能抵得過撒但的殘害呢,在哭泣中降生又在絕望中死去,嘗盡各種生活心酸,人間的悲歡離合。這樣的人類,太需要上帝的拯救了!
在刻畫主人公體嘗家的溫暖上,導演沒有把鏡頭落在大房子或豪華的裝飾上,而是落在了生活在家裡的人身上。一個個樸實的生活鏡頭,特別感動人心。教會的弟兄姊妹幫忙打掃房間、照顧文雅爸讓文雅安心復習功課,晚上又給文雅准備紅豆湯作夜宵。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,在影片前面有個鏡頭,文雅爸給復習功課的文雅遞了杯熱牛奶。此時,紅豆湯是否好吃根本不重要,這種只有家人才有的關懷和照顧已經讓文雅感動不已了。演員們的表演自然而不矯作,平凡中透著溫暖,也將上帝對人類默默的愛和拯救很好地傳遞給了觀眾。
影片最牽動人心的莫過於文雅爸離世,文雅陷在喪父的悲痛中那場戲。失去了作依靠的爸爸,文雅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沒有家的痛苦無助中,任何人的安慰都沒能消減文雅內心的痛苦。但此時文雅心中因為有神話語的帶領,她過來了,她跟媽媽說「還好現在咱們信神了,這要不信神哪,我真是沒法活呀!」文雅這番老成的話暗示著此時她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無依無靠了,雖然父親走了,但神找到了她,她有了真正的依靠。
很喜歡後面文雅讀神話語的那個橋段,不僅是演員的表演很真實自然,富有感情的朗讀感染著熒屏內外的所有人。更重要的是那段話透出上帝對人類望眼欲穿的了解和深深的呼喚,字字扣動人的心弦。就好像一個旅者在漫無邊際的雪地裡艱難跋涉,在黑夜中尋找光的溫暖,突然發現前面有個溫暖的房子,母親站在門口不停地招手。不禁讓我想到聖經中浪子回家的比喻。
此時的文雅感受到了造物主在面對面地跟她說話,感動地泣不成聲,作為觀眾又何嘗不是這種感受呢?縱使人有萬貫家產,有了名利地位,但離開了神,人就是靈裡的孤兒,享受不到靈裡的平安、喜樂,無力獨自對抗撒但,只能受撒但的愚弄苦害。只有全能的上帝能拯救人脫離撒但的殘害,當人無依無靠時,只有神一直在人身邊默默守候,上帝是所有人最真實的依靠。這也正是導演要告訴觀眾的重要信息!
片中文雅雖然從小衣食無憂,也有大房子住,但她並沒感到幸福,而是一直在尋找家的溫暖;文雅媽雖然有名利地位,穿著光鮮亮麗,但也沒得到幸福,而是遭到了丈夫的背叛,失去了辛苦掙的家產,最後還差點丟掉了性命。可見,有衣有食不能代表幸福,光是遮風避雨的也不是家。文雅和文雅媽在電影中代表典型的兩類人,不管他們享受多高的物質,他們都沒有真正的家,心靈同樣是虛空、干渴的。我們在唏噓世態炎涼、人心不古的同時,也不禁思考:真正的家到底在哪裡?
影片最後,導演運用多種表現手法闡釋了對真正家的理解。在道具布景上,文雅房間內的畫又發生了變化,畫上是一座很漂亮的大房子,背景是藍天、草地、大樹。在配樂上,片尾曲讓人印象深刻,富有故事情節的歌詞,哀傷的前兩段串起了整個劇情,輕快明朗的第三段對家作了重新闡釋。導演特意展現了文雅在神家生活的各個片段,讓人看到信神之人的生活充滿了平安喜樂,不管是個人的靈修生活,或在一起讀神的話、盡受造之物的本分,生病了有人照顧,難過了有人安慰,哪怕做的是最平常的事,但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神愛的基礎上,人人臉上洋溢的都是輕松、釋放與幸福。這組鏡頭的剪輯很棒,讓人心情愉悅、心生向往:物質的家隨時都會破裂,但有一個家是永恆的,它就在上帝那兒,是神的家。它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,是我們真正的歸屬!

人生不再來,為上帝而活

探討人性的影片很多,但探討來探討去都沒什麼結論,要麼自我安慰一番,要麼導演留個懸念,讓觀眾自己思考。但這部影片把人活著為什麼那麼痛苦的根源說透了,也把怎樣才能擺脫這些痛苦的路途指明了,這是該片的最大價值所在。人來到世上都有神對人的使命和托付,到底人該怎麼活著才能對得起上帝賜給的那口氣息,不留下遺憾呢?影片中文雅最後讀的話裡有這樣幾句似乎給出了答案:「難道你就忘了你是受害者中的一個嗎?你不願因愛神而努力地將這些倖存者都拯救回來嗎?以自己所有的力量來還報那愛人如愛自己骨肉的神嗎?你到底是怎麼認識被神使用來度過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的?你真有心志、有信心活出一個有意義的『虔誠的、事奉神的人』的一生嗎?
信神才是人生正道,明白真理得著真理了人才有真正的幸福。文雅通過這些話找到了真正的家,我們是否也能從影片中體會到上帝的愛與拯救,像文雅一樣得著上帝的憐憫,活在平安幸福中呢?

沒有留言:

網誌存檔